一、管理措施 (1)危险源所在车间有专门安全运行控制措施、日常的检查制度,明确岗位及管理人员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反馈、报告和处置方案,有效控制危险源的触发因素和扩大因素。 (2)强化环保安全生产教育培训,不断提高员工的环保安全意识和预防处理事故的能力。 (3)建立危险源台账、档案,编制环保安全检查表,对危险源定期巡检,并做好检查记录; (4)设备定期维护保养,车间、库房加强通风,保持良好运行状态; (5)所有的特种设备、设施(如防火设施)按规定定期检测校验。 二、风险预防措施 (1)预防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气体泄漏 (a)加强反射炉、烟化炉炉体、沉降烟道、旋风除尘、表冷、布袋收尘设施及脱硫设施的管理,定期进行检查、维护,发现隐患及时整改。 (b)炉前操作人员每次开口时必须开动引风机(环保风机),发生故障通知修理人员进行维修。 (c)若发生炉体、管壁通漏,操作人员减少进料量,及时通知负责人,由修理人员进行焊补。 (d)脱硫系统操作人员,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精心操作,认真维护,发现故障及时排除,确保设施正常运行。 (2)预防生产废水的泄漏: (a)必须加强反射炉、烟化炉冲渣水池、脱硫循环池、循环水池、输送管道的管理,定期进行检查、维护,注意管道泄漏、管道滴漏情况;发现隐患及时整改;严禁乱排乱放;控制池子液位,严防池子漫池。 (b)定期清理反射炉、烟化炉冲渣水池、脱硫循环池、循环水池中的泥渣,确保反射炉、烟化炉冲渣水池、脱硫循环池、循环水池、的正常运行。 (c)厂内建设有1个3000m3事故应急池、1个2500m3初期雨水收集、平常事故应急池处于空置状态,移动水泵1台;全厂雨水经收集后进入2500m3初期雨水收集储存,用于生产水补充。 (3)预防危险废物泄漏 (a)脱硫石膏渣、循环池污泥、阳极泥在转运(暂存库至厂内原料场)过程中必须进行遮盖,禁止泼洒,并且做好运输人员的个体防护。 (b)脱硫石膏渣、循环池污泥、阳极泥暂存于各自的危险废物库中时,必须照《危险废物收集、贮存、运输技术规范》的要求进行管理,库内应设置渗滤液收集池,库周围应有截洪沟等防护措施,并做好出入库台帐的登记,防止流失;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出,悬挂危废标识牌,定期的进行检查、维护,发现隐患及时整改。 (4)预防砷含铅烟尘泄漏(含砷铅烟尘、含锡烟尘): (a)对反射炉、烟化炉炉体、收尘系统(沉降烟道、旋风除尘、表冷、布袋收尘、备用布袋收尘),操作人员应进行日常维护保养,发生故障及时通知修理人员进行处理或立即更换损坏布袋。 (b)操作人员对工艺参数、烟气温度等要合理控制,避免烟气温度过高、烟气含硫高等原因而导致布袋烧毁。 (c)若发生布袋收尘桶着火时,操作人员马上启动紧急停车程序,停炉保温,查找起火原因,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,由现场负责人马上组织人员进行抢修,并通知企业领导。 (d)含砷铅烟尘均暂存于库内,必须加强暂存库的管理,做好出入库台帐的登记,防止流失;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出,悬挂危废标识牌,定期的进行检查、维护,发现隐患及时整改。 (e)含砷铅烟尘在转运(暂存库至厂内原料场)过程中必须进行遮盖,禁止泼洒及飞扬,并且做好运输人员的个体防护。
|